跨文化闹剧频出,订单却翻倍?我和孟加拉客户的4年真友情
从初见的握手、谈判的“迂回”,到餐桌上的文化误会,每一个细节,都让我更加明白,真正的合作,不只是成交,而是互相理解后的双赢。
公司名称:汕头市翡凡窗饰有限公司
主营产品:CurtainTassels,CurtainTieback,Trimming
展示厅地址:http://shantoufeifang.en.made-in-china.com
分享人:Samly

在国际贸易的广阔舞台上,我有幸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,其中与孟加拉客户Mr.Haman的互动充满了意想不到的乐趣与惊喜。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工作日常,更让我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业交流有了全新的认识,同时,我收获了订单,也交到了朋友。从初见的握手、谈判的“迂回”,到餐桌上的文化误会,每一个细节,都让我更加明白,真正的合作,不只是成交,而是互相理解后的双赢。
第一次见面:一个“握手误会”背后的尊重
初次与孟加拉客户见面,就因文化差异闹了个小笑话。
按照我们这边的习惯,见面握手时力度适中、时间短暂。但当我与孟加拉客户Mr.Haman握手时,他那热情而有力的握手,持续的时间比我预想的长得多,还一边微笑着用不太流利的英语说着问候语,我当时有点不知所措,差点下意识地抽回手。后来才知道,在孟加拉文化中,握手时热情且持久代表着对对方的尊重与重视。足以见得,客户对我们公司的尊重,对我的期待。这小小的插曲,让我明白跨文化交流从最基本的问候礼仪就开始充满挑战。
谈判桌上:用“故事”谈价格的方式我们没见过
在商务谈判过程中,思维方式的差异也带来了不少趣事。有一次讨论产品价格,我们公司根据成本和市场行情给出了一个自认为合理的报价,但Mr.Haman并没有直接回应价格高低,而是开始讲述他们当地市场的竞争状况,以及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,还提及了一些当地的商业传统。
这让我们公司成员面面相觑,一开始完全摸不着头脑,不明白这和我们的报价有什么直接关系。经过一番沟通才明白,孟加拉客户在商务谈判中更倾向于从整体市场环境切入,慢慢引导到价格讨论,而不是像我们习惯的那样直入主题。这种“迂回战术”虽然让谈判进程变得曲折,但也增添了不少别样的趣味。最终,我们以“和”为贵,再退让5%的价格给客户。原来他们这种“战术”,是晓之以情,动之以理啊!
餐桌文化差异:一场海鲜晚宴的“翻车”小插曲
Mr.Haman和他的合作伙伴到我们公司访问,我们准备了一场小型的招待宴。我们按照常规的餐饮安排,准备了丰富的海鲜菜品,因为我觉得这么大老远过来,肯定要尝一下我们当地最有名的海鲜和牛肉的。然而,晚宴上却发现几位孟加拉客户对海鲜和牛肉几乎不动筷子,吃的却是蔬菜和少量的猪肉。
经过询问才知道,在孟加拉,由于宗教信仰等原因,部分人遵循特定的饮食禁忌,海鲜并非他们餐桌上的常客,牛肉在很多孟加拉客户眼里,可以吃可以不吃,历史上,孟加拉地区曾长期受到穆斯林统治,这种宗教和文化的长期影响使得不吃牛肉成为了一种传统习俗。这让我们十分尴尬,同时也深感了解客户文化习俗的重要性。但好在客户们非常友善,并没有在意我们的疏忽,还笑着给我们解释他们的饮食偏好,这一包容心,让晚宴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愉快。
这些与孟加拉客户的趣经历,虽然有时会带来一些小困扰,但更多的是让我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与宝贵的经验。每一次因文化差异产生的有趣碰撞,都成为了我们增进彼此了解、深化合作的契机。到现在,我们和这位孟加拉客户,已长达4年的合作历程了,每年的展会,客户都到我们摊位上来指导和参观。在客户对我们信任的基础上,我们的订单与日剧增,我们的友谊也日益深厚。在未来的商业交往中,我相信这些经历将成为我跨越文化鸿沟、与更多国际客户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有力基石。
2025-4
分享至:微信扫描二维码,点击右上角…按钮,分享到好友或朋友圈![]()